影响棕榈油碱练脱酸的因素有哪些?
完整的棕榈油的精炼过程是: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其中脱酸是棕榈油精炼工艺中比较重要的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脱酸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棕榈油的品质和售价。那么怎么才能把脱酸工段做好呢?影响棕榈油碱练脱酸的因素有哪些呢?在这里,我就为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棕榈油精炼设备
1、碱及其用量
碱包括烧碱(NaOH)、KOH、Ca(OH)2、Na2CO3等。
碱炼时的总耗碱量:中和游离脂肪酸的理论碱量;实现工艺要求而额外添加的超量碱。
①理论碱量—按粗油酸值或游离脂肪酸百分含量计算。
GNaOH理 = 0.1421 ×G油 × FFA%
② 超量碱—为了弥补理论碱量在分解和凝聚其他杂质、皂化中性油以及被皂膜包容所引起的消耗。
间歇式碱炼一般为油量的0.05%~0.25%,质量劣变的粗油可控制在0.5%以内;连续式的碱炼,超量碱一般为10%~50%的理论碱量。
超量碱与炼耗的关系(全封闭快速混合连续碱炼工艺适超碱量曲线
2、碱液浓度
碱液浓度的选择依据:
粗油的酸值(高酸值浓度大,反之小);
中性油皂化损失;
皂脚的稠度;
操作温度(高温淡碱,低温浓碱);
粗油的脱色程度。
3、操作温度
初温:加碱时低温避免中性油皂化。
终温:反应后油-皂粒分离时较高温度可促进皂粒加速凝聚释放出中性油并利于油-皂粒的分离。
离心机连续操作,分离温度一般80~90℃。加碱混合温度一般为50℃左右。
4、操作时间
操作时间对碱炼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性油皂化损失和综合脱杂效果。油、碱接触时间愈长,中性油被皂化的机率愈大;但有利于其他杂质的脱除及油色的改善。
5、混合与搅拌
加碱时,混合或搅拌的强度要强烈,以使碱液在油相中高度分散。皂粒絮凝时,混合与搅拌强度要温和。
6、杂质的影响
如胶溶性杂质可促使碱炼产生持久乳化;如棉酚及其他色素增加用碱量。
配制碱溶液应使用软水。
7、分离
油-皂分离效果取决于皂脚的絮凝情况、皂脚稠度、分离温度和沉降时间等。连续式离心分离还受分离机性能、物料流量、进料压力以及轻相(油)出口压力等影响。
8、洗涤与干燥
通过热水洗涤降低碱炼油中残留皂和游离碱。
洗涤操作温度一般为85℃左右,添加水量为油量的10%~15%。一遍洗涤用水可采用食盐和碱的混合稀溶液,并降低搅拌速度。以防乳化。
注意事项!!!
碱炼油的干燥应采用真空干燥。